您好,欢迎来到世家鉴藏!   [请登录] [免费注册]
鉴定邮箱:chinajdsj@163.com   用户中心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 > 收藏新闻 > 奏响一曲来自北魏的沧桑之歌—北魏(太和十一年)铜鎏释迦牟尼佛坐像赏析

奏响一曲来自北魏的沧桑之歌—北魏(太和十一年)铜鎏释迦牟尼佛坐像赏析

2019/9/18 17:24:41原创

分享到:


  • 北魏(太和十一年 公元 487 年)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

    高24.5cm,连座高:25.6cm 宽12.5cm

    参阅:

    上海人民出版社《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343页;

    中华书局校本《魏书》卷一百一十四《释老志》;

    韩岗《山东褚城出土北朝铜佛像》,《文物》1986年11期;

    文物出版社《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第96页;

    文物出版社《佛影灵奇-十六国至五代佛教金铜造像》第10页、84页;

    故宫出版社《梵天东土 并蒂莲华》第320页;

    国立故宫博物院《佛陀形影》第41页;

    和泉市久保惣纪念美术馆《特别展示六朝时代の金铜佛》编号62;

    林章芹《河北省博物馆藏十六国至北齐铜造像概述》《文博》2009年第4期,页68-73;

    香港苏富比2016秋拍,Lot 3203,北魏皇兴四年鎏金铜莲花手菩萨像,成交价:RMB 9,872,800;

    纽约苏富比2011秋拍,Lot 0315,北魏公元471年作铜鎏金佛立像,成交价:RMB  6,532,753;

    香港苏富比2016秋拍,Lot 3210,北魏鎏金铜佛坐像,成交价:RMB 3,474,400;

    西泠拍卖2019年春拍,Lot 3500,北魏铜鎏金观音立像,成交价:RMB 3,220,000。




    著录:《虔生出净世-中国古代汉传佛教造像精粹》浙江省博物馆编 文物出版社  第8页。

    国内著名金铜佛造像鉴赏家金申老师对这尊造像的点评


    在中国佛像艺术发展中,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非常特别别的存在,他以其「清羸飘逸」的时代风格连接着佛教从东汉的传入,与唐时的臻于鼎盛,可谓中国佛教发展中清雅潇洒,别具一格的桃花源时期。





    拓跋鲜卑原为游牧民族,不知有佛。后道武帝攻略黄河北岸,经略燕赵,开始礼敬佛教。北魏太延五年(439年) ,太武帝灭北凉,徙沮渠茂虔宗族及更民三万户于平城,“沙门佛事皆俱东, 象教弥增矣。”凉州高僧玄高、师贤、昙曜在此时来到平城(今山西大同)。



    昙曜



    自道武帝至太武帝,拓跋族东征西伐,灭后燕、北燕、北京,平定关中,平城聚集了各地人才,其中便有许多来自中亚的僧侣。西域诸国与平城也往来密切。文成帝登基复法之后,于兴光元年(454年)“敕有司于五级大寺内,为太祖已下五帝,铸释迦立像五,各长一丈六尺,都用赤金二十五万斤。”(可参照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太和元年金铜佛立像( 高 141.5厘米)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太和元年金铜佛立像

    高 141.5厘米


    和平初年,又命凉州僧人昙曜为沙门统,于平城武周山开凿五窟,即今大同云冈石窟第16~20窟,为北魏平城时期佛教造像的杰作。文成帝皇后冯氏亦信奉佛法。冯氏本籍长乐信都郡,伯祖冯跋为北燕君主,世代崇佛。冯氏在献文帝、孝文帝两朝竭力提倡佛教,北魏佛法大盛。宣武帝及皇后胡氏尊崇佛法,在洛阳城内大兴土木,营建寺宇,宦土族纷纷舍宅为寺,广修功德,北魏佛教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平民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沉重剥削下,大多皈依佛教,以求来世福报。小型金铜造像在此时大量出现。



    云岗石窟第20窟佛坐像


    北魏时期的金铜造像类型主要有佛坐像(禅定佛像、说法佛像、二佛并坐像)、佛立像、莲花手观音像、交脚弥勒菩萨像等。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佛与菩萨的造逐渐向褒衣博带的秀骨清像样式转变。宣武帝、孝明帝时期,南朝佛教造像艺术对北方的影响更为显著,秀骨清像风靡一时。





    禅定佛像主要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主要发现于西北地区,如天水、镇原、西安出土的几尊金铜柳定佛像,着覆肩祖右式佛衣,内着僧板支,肩膀宽阔,身躯健硕。饰莲阳形背光,背光内铸有数尊小化佛,外缘为线刻火焰纹,背光反面有一佛二菩萨像和二佛并坐像,并錾刻出佛殿和佛龛,底座呈板凳形。如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博物馆收藏的北魏铜佛坐像(图一)。



    图一:北魏铜佛坐像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博物馆收藏


    第二类,主要发现于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如河间、磁县、博兴、郑州出土的几尊禅定佛像,有太和、正始、永安等纪年。佛像着通肩式贴体佛衣,衣纹细密整齐;底座为四足方座;莲瓣形背光,外缘火焰纹呈勾形。太和年间像肩膀较宽,到了正始年间,佛像肩部变窄,失去了原本健硕的风格。山东诸城出土一尊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鎏金铜佛坐像 (图二),着覆肩袒右式佛衣,结禅定印,火焰纹背光与南朝背光样式接近,形制特殊。



    图二:北魏太和二十一年(497年)鎏金铜佛坐像

    山东诸城出土


    此尊造像就一尊标准的北魏中晚期河北、河南一带制作的禅定佛坐像。造像通体鎏金,高肉髻,发丝细密而整齐。脸型轮廓清晰,容貌庄严,鼻梁通眉高隆,双目细长,薄唇阔肩。脸部浮现悲悯笑意,神态安祥,体现一种舒缓与平和,流露出法喜之情,这是佛教艺术所遵循的主旨。着通肩厚袈裟,袈裟自然下垂,领口在正中翻转,可见波浪形衣褶,衣物边缘用精心刻画的衣褶来表现,自然流畅,衣袍厚重,衣纹多而细密,线条柔中带刚,弹性十足,依稀可见犍陀罗造像艺术特征。双手结禅定印,结跏跌坐于四足高台之上。佛像背后为大火焰纹背光,背光中部浮雕五尊小佛,外圈饰玄纹,边圈图案做火焰纹,纹饰刻画极其细腻,犹如发丝,异常精细。







    四足上的发愿文


    下为四足方台座,正面足部刻一对举着柳叶的男女供养人,在北魏的铜造像中台座前方雕刻供养人形象的不多见,在相似尺寸的同时期造像中有河北博物院收藏的一尊北魏正光三年(522年)观音立像可做参考(图三)。台座侧面和背面刻有铭文,因为年代久远目前可辨认的字体为:“太和十一年九月 父母居士大小造像一区········· · ·”,为此尊造像确定了明确的年代为太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487年。太和(477年正月~499年十二月)是北魏的君主魏孝文帝元宏的第三个年号,也是他的最后一个年号,共计近23年。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北魏宣武帝元恪即位沿用,次年改元景明。



    图三:北魏正光三年(522年)观音立像

    河北博物院收藏


    北魏堪称中国佛教美术史上金铜造像的颠峰期,其中二十公分以上的单尊大型金铜释迦牟尼坐像传世甚稀,其中具有确切纪年铭者则更是珍罕,而且有很大一部分流失在海外。如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尊太和元年铜鎏金释迦牟尼造像(图四),此像鎏金厚重、工艺精湛,但是从风格特点来说仍然更加接近前文中提到的西北样式。



    图四:太和元年铜鎏金释迦牟尼造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而与龘藏这尊制式一致、尺寸相近的北魏造像并不不见,目前国内外公私收藏的北魏禅定佛造像中,与此件拍品最为相似只有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收藏有一尊北魏正始二年(505年)的铜鎏金佛坐像(图五)。



    图五北魏正始二年(505年)的铜鎏金佛坐像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北魏的铜造像由于存世量稀少,且大多被收藏于国内外各大博物馆中,所以每当有高等级的北魏佛造像在拍卖市场上一经问世,都是古董收藏圈一个不小的事件。任何喜欢中国高古佛造像的藏家们都会为拥有一件高等级的北魏佛像为荣,2016年香港苏富比秋拍“阪本五郎珍藏早期佛教铜像”专场以白手套佳绩完美收槌,来自已故日本著名古董商阪本五郎珍藏的22尊鎏金及青铜佛教造像最终斩获50,410,000港元,远远超出拍前预估的777万港元最低总估价。北魏皇兴四年鎏金铜莲华手菩萨立像(图六)以300万到400万港元估价上拍,经数轮激烈竞价,最终以1148万港元高价成交,据传买家为著名古董商埃斯肯纳齐。



    图六:北魏皇兴四年鎏金铜莲华手菩萨立像

    2016年香港苏富比秋拍

    成交价1148万港元


    在同一场拍卖上,一尊与龘藏这尊造像风格基本一致的北魏时期铜鎏金释迦牟尼禅定坐像(图七)也以404万港币成交。在今年7月的西泠2019年春拍上一尊北魏神龟二年(519年)的铜鎏金观音立像成交价为322万(图八),其实早在2011年的纽约苏富比春拍上一尊北魏皇兴五年(471年)铜鎏金立佛像(图九)就以653万的高价成交。可见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北魏佛教造像始终受到极大的关注,前景依然可期!



    图七:2016年香港苏富比秋拍

    北魏时期铜鎏金释迦牟尼禅定坐像

    成交价:404万港币



    图八:北魏神龟二年(519年)的铜鎏金观音立像

    西泠2019年春拍

    成交价为322万



    图九:北魏皇兴五年(471年)铜鎏金立佛像

    2011年的纽约苏富比春拍

    成交653万


    作为龘藏2019年秋拍《西起东兴-中国高古造像专场》的封面作品,此尊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铜鎏金佛坐像,充分表现出北魏时期佛像雄伟而严肃的气质。造像比例精准,品相完美,庄严合度,凝厚沉寂中却又生动活泼,线条拙朴而又娴熟、简练,加之此尊造像带有确实纪年,时代风格强烈,正是北魏时期佛教造像的典范杰作。看到这尊雕像如同孕育她的北魏文明一样,在时间长河的磨砺下,散发出内里深沉沧桑的气质。只有当铅华尽洗时,先祖的艺术奇迹,才会与自然和时间结合,奏出一首悠远低沉的沧桑之歌。



    藏2019年秋拍封面




微信扫描,
以添加世家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鉴定或收藏资讯

关于世家 | 专家团队 | 精品赏析 | 藏品鉴定 | 资质信息 | 资费标准 | 如何汇款 | 常用工具 | 网址大全 | 联系我们 | 人才引进

Copyright ?2005-2015 世家鉴藏 北京抱贤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57692号-1

鉴定咨询电话: 010-65597260 65597261 13718700323传真: 010-65597261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大街67号 邮编:100006

交易|修复|培训|咨询电话: 13681104461

世家新浪微博: chinajdsj

世家鉴藏工作时间:周日至周五(周六休息)8:30-18:00

鉴定邮箱: Chinajds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