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精品欣赏 > 春秋战国文物空降合肥:土豪青铜器代表身份
明朝时期,晋商以其雄厚的财力于徽商一同执商界之牛耳,有“南徽北晋”之说。其实不仅是商业,山西还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两周时期的晋国盛极一时,位居春秋五霸之一,一度称霸中原。
20日上午,《晋国遗珍——山西出土周代文物展》在安徽博物院(老馆)开展,“北晋”也因此来到了“南徽”。展览的99套、共计148件精品文物中,一级文物多达数30余件,其中不乏侯马盟书这样的“国宝”身影。雄浑雅健的青铜器,灵动华美的玉器……市民可以从这些风尘仆仆、穿越历史迷雾的文物身上,感受晋国的兴衰,窥探那个纵横捭阖、逐鹿中原的大变革时代。
【国宝】侯马盟书见证“三家分晋”
盟书又叫载书。在古代,人们为了某些重要的事件举行集会,并制定共同遵守的公约,参加盟誓者要在祭祀坑边杀牲取血,把结盟的誓言写在玉片或石片上,形成盟书。 侯马盟书是我国发现的最早一批官方文书实物标本之一,也是最早使用毛笔书写文字的实物证明,所以不仅内容重要,在书法史上也堪称精品。
这次在省博展出的5件侯马盟书,形状很像圭,长条形,上端呈三角形,下端则是长方形。上面以红色书写的文字,纤巧不失洒脱,有的字迹甚至小到0.2厘米,但是笔锋依然清晰,可见文字是用柔软而有弹性的毛笔写成。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信息资料室主任王俊介绍,盟书记录了赵、魏、韩、智四姓,联合攻灭范氏、中行氏的史实,是晋国晚期公室衰微、六卿专权的强族政治真实写照。
【国之重器】“土豪”青铜器代表身份、地位
青铜器是古代统治者地位尊卑和权力等级的象征,算是“土豪器具”,一般百姓可用不上这玩意。这次展出的青铜器中,礼器、食器、酒器、乐器等一应俱全,成为中原青铜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出于晋侯墓地的兔尊造型独特,形象生动逼真,是晋国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兔作匍匐状,双目前视,两耳向后并拢,四腿蜷曲。腹部中空。兔身两侧饰三层依次凸起的圆形纹饰,由里向外依次是涡纹、四目相间的斜角雷纹和勾连雷纹。
据了解,以兔作为尊的器形,在青铜器中尚属首见;在晋侯墓地中都有几个铜兔尊作为礼器陪葬,且大小不一、形制有别,被视为奇观。
出土于晋侯墓地31号墓的西周鸟盖人足盉同样是一件极为精美的青铜珍品。盖上的鸟大冠丰羽,凤鸟造型;托底的两个人形则屈身挺背,似乎被背上的重量压得难以承受却还在苦苦支撑,形态极为生动,是西周早期奴隶社会的鲜活素描。
尤为精彩的是,连接这件鸟盖人足盉盖子和盉身的链条,竟是一只面朝外挺身的小熊,这只小熊用两前肢回抱成环形钳住鸟盖,两后肢勾紧盉身的圆环,似乎在拼劲全力地不让盖子和器身分离,让人忍俊不禁。
【礼玉之邦】玉组佩谦恭中不乏贵族气
中国人爱玉,爱它温润谦恭犹如君子。晋侯墓地出土的玉器,品类纷呈,工艺精湛,玉料精良,代表了西周时期治玉工艺的最高水平。
这次展出的玉器中,佩饰品占多数,也最为精彩。其中有个人首神兽纹玉戈,是罕见的玉器精品,它的纹饰是一个侧面人首神兽图案,神兽用尾巴撑地踞坐,头发细密,每毫米并列5-6条阴线,制作精良,深镂细刻。
西周时期的玉组佩更带着浓浓的贵族气质。玉组配由玉璜、玉珩、玉管、玛瑙管、料珠等107件组成,纹饰采用双勾技法,工艺精湛。据悉,玉组佩是西周用玉中最具时代特征、结构最为复杂的佩玉。即使是陪葬,组佩也往往见于大型墓中,中小型墓罕见。
一些小的肖形玉饰件则更像现在的小摆件,人、熊、牛、鹿、鹰、马、凤、羊、龟、虎、兔、蝉等圆雕、透雕、浮雕、阴刻等多种技法运用娴熟,可爱又很精致。更有些玉饰件是商朝遗物,从中可以看到商代玉器的影子。
作为春秋五霸之一,晋国一度称霸中原。这次展览将持续到6月25日,在安徽博物院老馆的东一楼进行展出。此次共展出99套、共计148件精品文物,除了上面说到的展品,你也不要错过下面这些。
NO.1 兽形觥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高29厘米,长30.5厘米,2006年绛县横水墓地出土。
方体,龙头盖,腹壁微曲。龙头张口露齿,唇上饰蛇纹和兽面纹,口沿以下饰花冠凤鸟、长冠凤鸟和弯角龙纹。觥体四壁和圈足分别饰内卷角大兽面和长冠凤鸟,均以雷纹填地。主体花纹之上又以阴线刻花,形成三层纹饰,豪华富丽。
微信扫描,
以添加世家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鉴定或收藏资讯
Copyright ?2005-2015 世家鉴藏 北京抱贤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57692号-1
鉴定咨询电话: 010-65597260 65597261 13718700323传真: 010-65597261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大街67号 邮编:100006
交易|修复|培训|咨询电话: 13681104461
世家新浪微博: chinajdsj
世家鉴藏工作时间:周日至周五(周六休息)8:30-18:00
鉴定邮箱: Chinajds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