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三星堆新的祭祀坑的发掘,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央视长达几小时候的不间断的全程直播,也让我们过足眼瘾。但小编心里也有一些疑问:
这是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5号“祭祀坑”出土的残缺的金面具(3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这是在三星堆博物馆拍摄的“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3月5日摄)。该文物于1986年从三星堆2号“祭祀坑”出土。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1、考古工作人员为什么要穿防护服?
2、为什么要建考古工作舱?
3、为什么坑内的填土都要收集?
为什么考古工作人员要穿防护服?
我们看到考古人员即将进入考古区域时,都要穿上防护服和鞋套,是处于防疫考虑吗?
徐斐宏博士(右四)带领的三号坑发掘团队合影留念。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听下徐斐宏博士的解释:
每天上午入坑前,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穿衣服,不仅换上全套防护服,还要戴上口罩、头罩、鞋套。这样做,是为了最大限度避免自己的人体组织,落入坑内,造成样品的“污染”。
为什么要建考古工作舱?
日常的考古工地都是露天,挺多也就在上方搭建一个敞篷,但三星堆为什么要建考古工作舱呢?防止文物被抢?
其实,配备了多功能考古操作系统的考古工作舱让现场发掘人员能上天入地,如虎添翼。考古工作人员不仅可以“乘坐”机械吊篮进行考古发掘,在不接触地面的情况下,进行土层清理,文物挖掘;四周的桁架还能搭载3D扫描和高光谱扫描,并进行纹理采集和工作记录,极大地提高了考古的工作效率和文物保护的力度。
为了避免由于挖掘带来的文物埋藏环境瞬间变化,工作舱内还有水冷中央空调和高压微雾加湿系统帮补装备,温度恒定在20度左右,湿度控制在80%,最大程度呵护出土文物,恒温恒湿。
这是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3号“祭祀坑”内拍摄的青铜器和象牙(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据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所副主任孙杰介绍,考古发掘中看起来完整坚固的象牙,其实内部已被潮湿的泥沙充填,一旦暴露在空气中,就会迅速“失水”开裂。加上光照、微生物的侵蚀与降解,象牙表面会迅速变色、裂隙增宽,甚至产生新的断裂。所以恒温恒湿更大程度的保护了文物的安全。
为什么坑内的填土都要收集?
所有的填土都会被搜集入库,留待后续整理、研究。
“一般考古发掘不会把填土层全部打包,最多过筛一遍,但是这里的考古意义太重要了,我们不想放过任何信息。”徐斐宏说。
但为什么填土也要收集,您看完下面的视频就知道原因了。
看完这些是不是很想去考古,但考古人员表面看上去很酷,但实际上是很苦的。
考古人员,每天8小时工作日,非双休:
这是徐斐宏博士的工作时间:8:00到12:00,14:00到18:00,是坑内工作时间,半个月有一天休息。
需要很好的体力:
工作人员不用下脚,而是趴在悬空于坑上方的工作平台上,双手伸出作业,最大限度保护文物完好,不留隐患。“当然这么干比较消耗体力,一般一两个小时就要轮班的。”
看完这些,你还愿意去考古吗?
微信扫描,
以添加世家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鉴定或收藏资讯
Copyright ?2005-2015 世家鉴藏 北京抱贤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8057692号-1
鉴定咨询电话: 010-65597260 65597261 13718700323传真: 010-65597261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大街67号 邮编:100006
交易|修复|培训|咨询电话: 13681104461
世家新浪微博: chinajdsj
世家鉴藏工作时间:周日至周五(周六休息)8:30-18:00
鉴定邮箱: Chinajdsj@163.com